怀拳拳爱国心,做时代弄潮儿——刘杨老师开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章二、三专题教学

“带着四月的未完成,在五月奔跑起来,即便道路泥泞,也会收获遍野的烂漫”。在迎接五一到来的这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上,刘杨老师带领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进入了新一专题的学习。“爱国主义是什么?”“爱国主义爱的是什么?”,课堂伊始,刘杨老师通过抛出这两个问题引出了我们本堂课需要学习的第一个主题——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爱国,始终是青春的底色,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通过刘杨老师的悉心讲解,我们了解到了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与民族魂。我们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更要爱自己的国家。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32年,不论刮风下雨,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庄严地升起国旗。“旗帜就是阵地,人在旗帜在,旗在阵地在。”他们察海情、护航标,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他们的爱国情怀值得赞扬。

紧接着,刘老师先提出了“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不爱党不等于不爱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同学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刘杨老师在总结点评时指出祖国的命运、党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其次,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怎样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做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这个问题,各个小组也对此展开了合作研讨,每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刘杨老师以广大青年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这一段话作为结语结束了对本节的学习。

1.jpg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紧接着我们进入了第二个主题——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实行的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多年众志成城,40多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2.jpg

“创新是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赛,也是你追我赶、竞争激烈的公开赛。如果碰到困难就停止研发,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被后来者超越。”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现在,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溢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通过对该主题的学习,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要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3.jpg

通过刘杨老师的教学,我们学习到:我们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有“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气概,也要有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 、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风雨无阻的闯劲干劲,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