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曾老师:在国际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通讯员:谭清月、覃宝燕、杨雪、宁思尧、梁海露、梁茜茜、吴梅珍  摄影:覃宝燕、杨雪)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九点五十分,新闻与传播学院20新闻班在文星楼302教室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该课程由曾令辉老师讲授,课堂实到学生53人。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当下国际环境的爱国主义精神,曾老师在本次课程中着重强调了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分析当下的国际背景下爱国主义精神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精神热情,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国际化背景之下的爱国主义精神现状与发展。

中国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曾老师回顾总结了当代大学生要以共产主义精神为理想信念,要补充精神上的“钙”,信仰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与当今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明共产主义是历史之遥,而非历史之渺。曾老师列举中国从革命胜利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史实,引导同学们思考中国每个阶段伟大成就背后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引导同学们思考爱国主义内涵。

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爱国主义包括爱国土、爱人民、爱国家政权(制度)以及国家领导人。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爱国思想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爱国是一种情感。爱国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情感体现在行动,爱国行为即是爱国的表现。人民有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将思想付诸于行动,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爱国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1.jpg

在国际化下的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曾老师提出问题——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爱国主义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与同学们进行探讨。曾老师强调了全球化与国际化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全球化与国际化是一个整体性、非线性的过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一种变化包括社会结构与社会总体发展的质变。同学们热烈讨论,有条理有依据地分别从机遇和挑战两个大方向看待该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角度发表相关观点。

政治上,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政治挑战以及国际组织方面的政治压力。思想文化上,在国际化中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思想观念相互影响与冲击。经济层面,贸易摩擦频频出现以及贸易关系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际化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政治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思想文化上,国际化的世界趋势给予中国文化更多走向世界的机会。世界多元化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将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将中国故事讲得深入人心。经济上,我国自贸区的建成促进经济多元交流。各国经济改革技术相互渗透,我国“一带一路”繁荣发展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共赢。国际化的大趋势有利于向世界传递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2.jpg

曾老师通过对同学们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系统地总结了同学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角度对于在国际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受到的机遇与挑战,深刻阐明了在国际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同时曾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期望与寄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坚守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中国青年,深怀爱国主义,以宽广的国际视野,用理性且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弘扬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

 

                            谭清月、覃宝燕、宁思尧、梁海露、吴梅珍、杨雪、梁茜茜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