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学新闻的同学要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当成专业课来上

2021年3月9日上午九点五十分,新闻与传播学院20新闻班在文星楼302教室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第一课。该课程由曾令辉老师讲授,课堂实到学生53人。

为了给新闻班的同学们讲好道德与法治课,曾老师着重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课堂伊始,曾老师就以最新的新闻热点为课堂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曾老师指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同学,新闻敏感性和政治的敏锐性是不可或缺的,观看新闻联播更是应该纳入每日计划。接着曾老师就以两会内容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讨论中提到两会关键在于谋划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三十年里我国的发展蓝图,谈及香港选举制度的完善以及乡村振兴。通过对最近发生的大事来教育新闻专业的学生,教导他们去关注影响社会发展的大事,去培养国际视野,去成长成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image002.jpg

在讨论过程中,曾令辉老师提到习总书记曾说过:“我国要把舆情牢牢掌握在手中。”在国际社会掌握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主要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专业的同学们应当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善用思政课,通过这门课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去发扬新闻工作者的“四力”(眼力、笔力、脚力、脑力)。

在第一课上,曾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向同学们说明了思政课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去思考:这门课程究竟是什么、要怎么学?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一系列的拷问深刻犀利,提振了同学们的精神状态,让同学们对于新闻专业以及思政课有了更新的认识。在课程的最后,曾老师又给学生们提出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由来和依据是什么?大学生如何成为“三有”人才?曾老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深思,在秋季学期的伊始就让学生们意识到要具备广阔的视野,提高自身格局和眼界,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image004.jpg

总而言之,此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圆满成功。道德与法治课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在身体力行中学习,打破课堂填鸭式教学,一味灌输思想的做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是生硬地传递知识。通过此次课堂学习,同学们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的立德树人作用,深刻认识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明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意识对赋予中国故事的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通讯员:梁茜茜、杨雪、宁思尧、梁海露、谭清月、吴梅珍、覃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