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上午9:50,曾令辉老师在文星楼215给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1级数字媒体班的58名新生上了一堂令其难忘的新生思想教育课。课上老师与同学们深刻探讨了“三三”制教学模式与“把握新时代本质,明确新时代使命”。
教学模式介绍
曾老师指出,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为“三三制”教学,即教学分为三个维度和三个环节。其中“三个维度”指的是:网络自主学习、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将于第三学期开始。
为了让同学们直观的体验“三三制”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曾老师让我们登进了“三三制”网络教育系统,通过提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与使命”为主题的课题,以“何为新时代”作为问题引入,通过小组探讨和教师点评,让同学们切实体验到“三三制”教育的“三个环节”。
小组讨论“何为新时代”
曾老师询问:“何为新时代?”并且让同学们在“三三制”微教学的课堂互动上分享自己的答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关于时代的含义和意义,让同学们认识到新时代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这样的新时代青年,才能做到如曾老师所说的那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梦的解释
曾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习近平的讲话,以便同学们更切实的领会中国梦的意义,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图:陈锦豪)
新时代的青年的梦想
为实现中国梦,当建立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坚持四位一体的建设路线;为实现中国梦,当建立理论自信,坚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为实现中国梦,当建立精神支柱,工匠精神,军民情怀,爱国主义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有精神力量的支持我们才能勇立潮头,在百年风雨中经久不衰。
作为当代新青年,当怀揣着梦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戮力前行,奋起拼搏。百年岁月日久弥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新青年当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响应时代的号召,做民族的梦,做国家的梦,将自己的梦与中国梦密切联系,在实现追求的同时,带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幸福,世界的和平。
总而言之,新时代需要新青年的建设,新青年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下应当自强,自立,踏着时代的浪潮前行,为中国下一个百年征程砥砺前行。
(通讯员:陈锦豪,陈俊,韦良鑫,覃俊翔,赵家伟,钟海明,张健钦,潘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