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春季新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为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新课程。
2023年2月2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于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给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汉教1班的全体同学开展了第一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曾令辉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围绕“孕育时代新人,成就青春梦”这一主题,以“新时代”和“中国梦”两个关键词引入绪论教学。
这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们第一次上曾教授的课,对曾教授的课充满期待,在课堂上同学们的态度积极,反响热烈。在教学中,曾教授提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法治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把大学生培养成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堂上,曾教授以自己的经历将其引入学习内容,希望同学们有理想,有担当,努力拓展自身视野和格局,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曾教授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他认为同学们应该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在辽阔的世界中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曾教授提出“何谓新时代”、“何谓中国梦”等问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每一位同学独特的观点。同学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新知。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只有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曾教授在教授我们课本知识的同时,多次给我们教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意义。这节课不知不觉已过去,但为以后的课堂做出了很好的开头。
听完曾教授的这堂课后,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努力做到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做的重要性。同时,曾教授一方面在向我们传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同学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到了让自己更为优秀的有效方法,这堂课,意义深远。
(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图/文 周丽 陆莹莹 吴曼婷 张馨匀 潘香莹 陈孔清 张玉华 张丽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