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复兴大任,培育时代新人 ——曾令辉教授开启2023年春季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绪论教学

进入2023年春季新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为国际教育学院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新课程。

为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更深层次地帮助我们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2023年3月2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给2022级汉教2班的全体同学开展了“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课教学。这堂课以“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为主题,共分为三节,分别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何谓新时代”、“何谓中国梦”为主要内容展开讲述。

这是曾令辉老师第二次为我们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教授课程,曾老师对国教院的同学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有新的满怀期盼。在教学中,曾老师指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从而告诉我们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学习这门课程。同时指出,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素养,更是为了摆正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其自觉树立远大理想,争当时代新人。此外,教授希望同学们要有远见,不要只顾着眼前的芝麻利益,倡导同学们结合理论学习,自觉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去感受祖国的大美江河,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曾教授分享了自己求学、教学、科研的经历,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总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应该多去走走、看看、学学,不能只局限于目前的水平与见识。随后,曾院长以“时代新人”为关键词引入绪论内容。在提出“何谓新时代”、“何谓中国梦”的问题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时,刘昳晨、苏静、莫均程、李可等同学踊跃发表看法,积极同老师交流。学生讨论、代表发言、老师引导的流程,在此堂课上得到了很明显的成果。同学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新知: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青年兴则国家心,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要努力成为有本领、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样才能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为了激励同学们,曾教授播放了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位大学生一直以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为己任,不断刻苦奋斗,向一名优秀服装设计师不断迈进的故事,激励我们向她看齐,使我们备受鼓舞,感受颇深。曾教授在教授我们课本知识的同时,多次结合教学内容,给我们教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意义。

曾教授的本堂课后,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新时代的“三有”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同学们知道了名著阅读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得知论文写作时需要参考的文献量,便知道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与其他名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靠日积月累,才能博览群书。曾教授一方面在向传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同学们在课堂上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还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2.jpg

 (曾教授在授课)